新華社成都11月17日電 “小小的器件,凝聚了我們14年‘死磕’高分子材料和高端線纜接續技術研發的心血。它必須保證在各種極端環境下的可靠性,廣泛應用
經過十年不懈努力,中國科學院分子植物科學卓越創新中心和上海師范大學科研團隊合作,首次從野生玉米中成功克隆出高蛋白基因THP9,并通過雜交實驗,有效提高了現代玉米
能效水平持續提升,可再生能源利用率顯著提高 數據中心刷新“綠色標準” 本報記者 韓 鑫 《 人民日報 》( 2022年11月17日 第 08 版) 從北京出發,
11月11日,AG600M在中國航展公眾日首日完成投水演示! ⌒氯A社廣州11月15日電(記者洪澤華 葉挺)在剛剛結束的第十四屆中國國際航空航天博覽會上,兩架我國自主研發的
12日至13日,2022世界青年科學家峰會在浙江溫州召開,超過500名青年科技工作者齊聚一堂,會場內外處處涌動著朝氣蓬勃的青春力量! 》鍟,100名青年科技工作者獲評
新華社深圳11月15日電(記者周科、印朋)由中國互聯網協會主辦的2022中國互聯網大會15日至17日在深圳舉行。會上發布的《中國互聯網發展報告(2022)》顯示,2021年,我
人與人、人與物、物與物將得以高效智能互聯,泛在精細、實時可信、有機整合的數字世界即將來到?今天,由IMT-2030(6G)推進組和中國通信學會主辦的2022年全球6G發展大
新華社南昌11月14日電 題:從泥土里到云端上——元宇宙農業體驗記 新華社記者余賢紅 當最接地氣的農業與“云端之上”的元宇宙技術相遇,會帶
當黑色的“毒液”機器人隨意變化形狀,通過直徑為1.5毫米狹窄通道時,菠蘿科學獎頒獎現場傳出一片驚嘆! 12日晚,“‘毒液’機器人&rdquo
“現代科學已經進入量子力學與相對論階段,醫學卻還停留在經典力學階段。”在日前召開的中國醫學基礎學科發展大會上,中國科學技術協會名譽主席、中國科學院